千年古刹,百年商行,这里有穿越时空依然钟声悠长的古老寺院,有历经岁月光泽依旧的玉器珠宝,这里始于禅、兴于商、依街成坊,禅宗玉石、西关风情在这交融相会,这里便是荔湾区华林寺历史文化街区。
曾经的华林寺街区文化繁荣、商旅如织,但如今建筑破败、设施老旧,功能业态低端、街区活力不足,整体形象与现代生活不匹配,保护需求迫切,亟待更新改造。
秉承弘扬岭南文化宗旨的岭南所,积极承接了该街区保护活化利用项目,党支部书记、所长黄燕鹏牵头,党员李宗倍主动请缨,副所长余永军以及郑俊扬、周瑞峰等人迅速集结,依托项目成立了党员先锋岗,在项目建设中带头攻坚克难。
华林寺历史文化街区鸟瞰
该街区有752栋建筑、4360名常住人口,产权复杂、底数不清、主体众多,各方意见协调难度大、项目管理难度大,在做群众工作过程中,碰钉子、吃闭门羹是常有的事,这给满腔热血想在古建筑领域有一番作为的年轻人泼了一盆冷水。面对大量繁琐的工作,黄燕鹏鼓励大家:“我们要不怕麻烦,用‘绣花功夫’,以耐心、细心和恒心做好这个项目。”
走访调研、召开征求各方意见座谈会
“为更全面了解各方意见,我们就周末摆摊设点、晚上登门走访。”项目组成员周瑞峰说道,18次街头访谈、86次驻场答疑、1453份居民改造意愿问卷,记录了他们奔走在大街小巷的足迹。为更清楚地摸清建筑现状,女将李宗倍一马当先,走街串巷、爬上爬下,阴暗的旯角落、旮狭窄的巷道楼梯,都有她仔细勘察的身影。在大家的努力下,公众参与度越来越高,实施方案通过各级会议审批。
绣花功夫成于细、贵在精,如何让街区保持原有特色,同时更具时代性、吸引力,在修旧如旧“度”的把握上,是设计的难点。岭南所党支部深入推动党建与业务融合,通过党建共建、主题党日活动,组织党员职工前往深圳南头古城、广州永庆坊等优秀改造项目参观学习,与经验丰富的同行交流探讨。
结合党建活动进行考察交流
所总建筑师莫广英严把设计关,指导设计人员在保持总体风貌统一前提下,挖掘每一处建筑的独特之处,巧做“加减法”,以“加法”重点打造达摩广场、玉雕非遗展示馆等景点,以一条海丝活力环串联西来探秘、玉器新趣、市井风情三大主题游径,实现区域整体活化;以“减法”拆除违章等存在安全隐患、质量差的建筑,提升空间功能,比如该街区有较多数量的公房,在公房处置上存在国有资产流失等诸多顾虑,项目组另辟蹊径,创新性地提出拆除建筑回迁安置方案,拆除建筑改造口袋公园的示范案例,有效盘活城市空间,为街区带来更多流量和生机,得到了各方的高度认可。
拆除建筑改造口袋公园示范案例
“这里有历史和商业,更有生活,其实这更是个民生项目。”项目负责人余永军介绍道。“在加强保护的前提下开展城市基础设施建设,有机融入现代生活气息,这是我们坚持的原则和方向。”改造方案提出保民生、提品质,通过补足市政、交通、消防等公服设施短板,突出适老化设计,打通断点、优化慢行系统,打造公共空间,实现历史街区的现代生活,让老城市焕发新活力。“环境好了,嬉戏的孩童、唠家常的街坊,人来人往的市井温情,是老街动人的文化基因。”“广东仔”周瑞峰动情地畅想道。
增设党群服务驿站和无障碍通道
席大大总书记指出,城市规划和建设要以“绣花”功夫,注重文明传承、文化延续,让城市留下记忆,让人们记住乡愁。项目组成员下足“绣花”功夫,守初心、持恒心、铸匠心、暖民心,用心设计改造,活化历史街区。展望未来,在这里,城市文脉与市井烟火相容交错,千年底蕴与创新业态花开并蒂,气质颜值与幸福指数同步提升,漫步街区,参禅品玉,在古色古香和时尚活力间,共赏旧与新和谐共生的文旅画卷。